行業新聞
欄目導航
Column Navigation
熱銷產品推薦
PRODUCT
日前,西安出臺嚴“禁塑令”,要求到2020年年底,西安市(含西咸新區)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全市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目前,嚴“禁塑令”實施已經進入倒計時,各類商家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夜市
不可降解塑料袋是餐具的“標配”
12月8日晚9時,以夜市聞名的草場坡燈火通明,各類小吃攤點幾乎擺滿了一整條馬路。
在這里,從夾饃,到炒面、米線,甚至是買一串烤面筋,攤主都會套個一次性塑料袋再遞給食客,食客們也顯然早已習慣這種交易方式,即使買的食物明明可以直接拿在手里并不需要塑料袋。“拿個袋子裝一下不會把油弄到手上,干凈。”一位買了兩串烤魷魚的年輕女孩說。
除了外帶打包的,還有很多攤主銷售食物時喜歡在碗或者盤子上套個塑料袋,方便碗盤重復使用。
早市
買東西送塑料袋 市民多索要
夜市上不可降解塑料袋“滿天飛”,早市是否也一樣?12月9日7時多,在位于測繪西路口的一處蔬菜早市,不管買什么菜、買多少,哪怕是一把小米椒、兩個西紅柿,攤販們也都習慣用一次性塑料袋隨手進行裝袋。許多人轉上一圈之后,手里拎的塑料袋足有七八個。還有一些老人會特地提出多要一兩個袋子,即使他們手里拉著小推車或拎著布袋子。
攤販們這種時候也往往不過多推辭還價,隨手就撕下袋子遞過去。有攤販直言,不給袋子多半會影響銷售。“你看看這一條街,賣菜的至少有十幾家,你不給袋子別人給,那大家肯定都在別人那買了,一來有了袋子東西好拿,二來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太就喜歡攢些袋子當垃圾袋。一個袋子也值不了幾個錢,圖賺個回頭客。”
超市
1.9元—8.8元的環保購物袋悄然亮相
街頭小店里不可降解塑料袋隨處可見,各大商超又是如何做的?
在永輝超市華清廣場店,該超市自助收銀區掛有“拒絕白色污染 提倡環保生活”的條幅,但目前只提供售價為0.2元和0.3元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并未售賣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
在李家村萬達沃爾瑪超市,人工收銀臺付款的顧客幾乎全部使用自備的環保袋。旁邊自助收銀區提供的購物袋有兩種,一種是不可降解塑料袋,另一種是售價1.9元到8.8元不等的可重復使用環保購物袋?,F場工作人員對沃爾瑪響應“禁塑令”的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我們店從上個月開始就不再訂購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目前售賣的是之前的庫存。公司下發的通知中明確要求2021年1月1日前,將所有塑料袋更換為100%生物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本月底可以更換完畢。”
專家
可降解塑料袋這樣分辨
就不可降解塑料和可降解塑料如何區分,陜西家樂紙塑制品有限公司的一名田姓負責人表示,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環境、海水環境、特定條件如堆肥條件或厭氧消化條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
市民辨別生物降解袋可首先從外包裝材質上看,材質寫的是否可降解材質、是否PLA+PBAT等。也可看外包裝是否寫明保質期,一般可降解塑料袋都是有保質期的,因材質不同分為一年或半年。同時可聞氣味,一般可降解塑料袋都有一股植物的味道。(據《三秦都市報》)
來源: 三門峽日報
原標題:西安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
本文轉載自中國三門峽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