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欄目導航
Column Navigation
熱銷產品推薦
PRODUCT
但是,盡管有關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報道較多,但許多具體問題不能解決,推廣異常困難,前景不容樂觀。原因是:一是因為可降解塑料袋承重能力低,不能滿足顧客多裝東西和反復使用的要求;二是可降解塑料袋色澤暗淡發黃,透明度低,給人一種不夠清潔和難看之感,用起來不放心;三是價格偏高,由于商家是免費贈送,所以成本難以接受。
又如,為解決EPS快餐飯盒對環境的污染問題。試圖用紙飯盒或可降解塑料飯盒代替。但是由于存在下述原因,極難推廣:一是EPS強度高、質輕、保溫性好;二是紙飯盒價格是EPS的1.5~2.5倍;三是即使采用降解PP飯盒,其性能也比不上EPS。中國有關部門要求使用植物纖維制作一次性餐具代替EPS。然而,由于在這種植物纖維餐具的成型過程中使用了高分子熱溶膠,所以仍然存在處理問題及殘留在植物纖維餐具中的農藥含量控制問題。
因此,開發研究降解塑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正面臨五大難題。第一是技術不夠成熟,降解塑料制品的性能還無法完全滿足各種消費需求。盡管市場上已有的生物降解塑料品種眾多,但每種材料本身的機械和加工性能只在某一方面突出,綜合性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目前國內在降解塑料制品加工研究方面的力量尚顯薄弱,大部分企業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材料合成上,忽略了制品加工開發,一些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餐飲用具在耐熱、耐水及機械強度方面與傳統塑料制品相差較遠。
第二是成本問題。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的價格尚難與石油基產品競爭,這就需要通過技術進步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
第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或法律法規支撐。在國外,政府通過設立專項發展基金、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目前中國在這方面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強,宏觀政策支持也越來越多,但缺少細則,不利于生產型企業的發展。
第四是企業資金不足和融資難問題。中國生物降解塑料企業規模還不夠大,而生物降解塑料行業回報周期又超出了預期設計,產生了企業資金不足和融資難問題。
第五是評價體系尚不完善。生物降解塑料是新興產業,許多材料及制品開發出來后,沒有自己的產品標準,給貿易帶來許多不便和糾紛。中國雖然早期由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門成立了生物質和生物降解塑料工作組,2008年國家標準委又成立了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塑料相關標準制定機構,但由于經費支持不夠,相關工作進展緩慢。
為此,與會專家建議,國家要在法律上明確生物降解塑料在現代循環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應用和發展采取補貼政策,在稅收上細化優惠措施,并設立國家專項發展基金,引導各種資金進入,以推動降解塑料產業發展。
專家還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協助企業和科研機構技術創新,推動成熟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積極開發廉價且來源廣泛的原料,使用成熟技術和加工工藝;對微生物合成塑料,要積極尋找高效的菌種和低成本培養基,開發最佳發酵工藝和成型工藝設備,將生產成本降低;加強在生物降解塑料標準、測試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完善產品標準。
此外,從應用領域考慮,對不可回收的醫用塑料制品、垃圾袋、堆肥袋、農藥瓶、化妝品容器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可采取食用淀粉或無機礦物質填充的方法,開發高質量、價格更加低廉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具體措施
加快產品應用研發和產業化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性能還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盡管市場上已有的品種眾多,但每種材料本身的機械和加工性能只是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特性,綜合性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一點將是制約其市場應用推廣的瓶頸之一。在開發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同時,國內企業應該注意加快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型產品和用途的開發。由于,國外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研發和生產應用相對較早,已經申請了許多專利,從而給國內企業開發新產品時,造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拿聚乳酸的專利來舉例子,2005年,國外有關聚乳酸專利有1700多項,而中國公開的專利只有145項,而其中還有一半以上是國外公司的專利。因此,國內企業應該加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的開發。
加強制品加工開發研究
其次是目前國內從事制品加工研究的力量尚顯薄弱,大部分企業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材料合成上,而忽略了制品加工開發,一些生物降解塑料做成的餐飲具在耐熱、耐水及機械強度方面與傳統塑料制品相差較遠,而這一點恰恰是生物降解塑料能否大規模市場化的關鍵。
完善垃圾回收處理體系
缺乏配套完善的回收處理體系也制約著產品進一步推廣。所以一定要對降解塑料進行明確標識,再加以回收。能再利用的,收集后再進行成型加工成制品;對不能再利用的要考慮合理處理的辦法。針對傳統塑料添加淀粉等再生資源的降解塑料,可以采用熱能回收的垃圾處理系統。對生物降解塑料,可著重考慮堆肥的處理辦法。
加快制訂相關政策和法規
1.專項資金支持
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應用和發展采取補貼政策,包括中央政府補貼和地方政府補貼。中央財政可通過科技攻關資金、貼息等進行補貼,如奧運一次性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示范和推廣工作等。
國家可以考慮對利用生物質原料生產生物降解塑料的企業采用低息貸款政策、技術改造專項貸款、信用擔保政策等來鼓勵產業發展。
2.稅收政策
沒有關于生物降解塑料的產品進口采用低稅率的明文規定,為促進行業發展應該制定關稅優惠稅率。
為鼓勵和扶持一些企業的發展,可以按照新的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減免優惠政策,如:一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企業需要照顧和鼓勵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實行定期減免和免稅;二是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給予減稅免稅的企業依照規定執行。
3.對傳統塑料加強回收再利用,增收回收稅
國外對塑料制品使用后的回收再利用非常重視,如根據歐盟委員會修訂過的指導性法律,歐盟成員國應在2008年至2015年間將本國包裝垃圾的再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其中玻璃包裝再利用率達到60%,金屬包裝達到50%,塑料包裝達到22.5%,木制包裝達到15%。歐盟委員會指出,2001年,僅包裝垃圾再利用一項就使歐盟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減少了0.6%,這表明提高包裝垃圾再利用率不但可以減少包裝材料對能源的消耗,節約建設焚燒處理場的費用,而且可以降低包裝材料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是一個非常切實有效的措施。因此必須加強傳統塑料強制回收工作。而對回收成本較高的一次性的塑料包裝制品,加收10%~100%的回收稅。對不能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制品,規定必須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
對傳統塑料一次性用品進行征稅國外很早就有先例。2002年3月,愛爾蘭政府開始征收塑料袋增值稅,根據愛爾蘭政府的規定,顧客在市場上購物時,每使用一個塑料袋將征收15歐分的稅款。愛爾蘭使用塑料袋的數量卻是驚人的,每年免費發放給購物者的塑料袋高達12億個,加起來重達1.4萬噸。平攤下來,每人平均一年大約要消費325個塑料袋。塑料袋增值稅生效后一個月內,塑料袋的消費就驟減90%以上。
4.適當限制某些傳統塑料制作的一次性非降解包裝產品
適當限制甚至分期分批禁止某些傳統塑料制作的一次性非降解包裝產品,如一次性垃圾袋、購物袋、日用品外包裝、一次性快餐具、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食品包裝容器、一次性食品包裝膜、一次性工業包裝等。
5.分期分批推廣降解塑料
按照行業生產能力和制品生產技術,逐步推進降解塑料的推廣進度。在2010年以前,以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為主線,輔以淀粉等天然材料共混傳統塑料的產品,對這兩類產品分別給予政策支持,但前者力度要大于后者。在2010年以后,全面推廣生物降解塑料,對淀粉添加傳統塑料類型制品不再享受優惠政策。
6.加強行業協會橋梁作用
加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的行業橋梁作用,給與行業協會資金支持,利用行業協會加強對企業投資、生產方向、產品定位等的引導,促進行業內外交流,促進國內外交流和貿易,以及充分的政策調研和行業統計工作等。